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道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 方千里
而封树之(注郑司农/云土圭之)
(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 (第 7a 页)
为然)
 隋书天文志刘焯云周官夏至日影尺有五寸张衡
 郑玄王蕃陆绩先儒等皆以为影 千里
差一寸言南
 戴日下万五千里表影正同天高乃异考之算法必
 为不可寸 (第 7a 页)
千里
亦无典说明为意断事不可依今
 交爱之州表北无影计无万里南过戴日 (第 7a 页)
千里

 寸非其实差 …… (第 7a 页)
 六十里百一十步至豫州上蔡武津表夏至影长一
 尺三寸六分半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影
 差二寸有馀而先儒以为王畿 千里
影移一寸乖舛
 而不同矣
 (李氏光地曰土圭条所谓地中及东西南北之偏就/九州以内言之耳如今南方多热北 (第 8a 页)
 河南地苏代曰秦正告魏我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
 灭大梁是然则梁之地自河西逶迤而至河南几将
 二千里何以苏秦曰魏地 方千里
盖从长而横不足
 绝长补短算耳然已比韩犹大比赵实小是以文侯 …… (第 30a 页)
 与子服伯子引以况公仪仲子者吻合其證一班固
 古今人表于微子下注曰纣兄宋微中下注曰启子
 其證二启既殷帝乙之元子衍果属次子王畿 千里
 
岂少閒土断无兄弟并封于一国之理其證三则知
 微仲也者子袭父氏上有伯兄字降而次氏者胙之
 土而命之氏字 …… (第 36b 页)
 也经文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待一年之
 贡期五年之朝期以伸吾亲爱情岂有兄居蒲坂弟
 居零陵陆阻太行水绝洞庭较诸驩兜放处尤远

 里
之理且果零陵之是国也比岁一至则往返几将
 万里其劳已甚数岁而数至势必日奔走于道路风
 霜之中而不少宁 …… (第 54a 页)
 七年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是孔之言验然先未几
 献公卒晋乱齐侯以诸侯之师伐之及高梁而还高
 梁晋地又在葵丘西北几 千里
是宰孔之言亦不验
 南阳左传晋于是始启南阳杜注在晋山南河北故
 曰南阳余谓即今太行山之南河内济源修武 (第 61a 页)
今广东雷州廉州高州府又广西梧/州府之南境以至安南州郡皆是)
 吕氏曰春秋之时郡属于县(说文周制天子地 方千/里
分为百县县有四郡)
 赵简子誓众所谓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战
 国之时县属于郡秦纪惠文十年魏纳上郡 …… (第 3b 页)
明县北五十里一曰氓渚岭亦名白芒岭通)
(释曰在道州一曰越城岭亦名临源岭在/今桂林府兴安县北三里绵亘盖 千里
云)曰岭南道(领/州) (第 28a 页)
国六十
金起自海滨(女真世居混同江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其国东邻高丽西界北海铁甸南凭海北)
(接室韦地 方千里
混同江在今开元县北千五百里长/白山在今开元县北 (第 15a 页)
千里
吉林乌拉永吉州东南横亘) (第 15a 页)
(千里
高二百里为混同鸭绿诸江之源鸭绿/江源出长白山至奉天府东南境入于海)西克黄龙
南取辽阳进取临潢克中京又 (第 15a 页)
大夫士/与诸侯之臣执贽同则禄亦同也此自下士至小国之)
(卿倍大夫禄皆据无采地者言之故郑答林硕云王畿 方千里
者凡九百万夫之地三分去一定受田者三百) …… (第 36b 页)
 何其盛欤
孟子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
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

尝闻其略也(注诸侯欲恣行憎恶其法度妨害己之所/为故灭去典籍今周礼司禄之官无其职)
(是则诸侯皆去之故使不复存也轲孟子名也言/尝间其大纲如此矣今考之礼记王制则合也)天子
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注/公)
(谓上公九命及二王后也自天/子以下列尊卑之位凡五等)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
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注诸侯法天/子臣名亦有)
(此六等从君/下至于士)天子之制地 方千里公
侯皆方百里伯七
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
于诸侯曰附庸(注凡此四等土/地之等差也) (第 53b 页)
及期故宽言之而不数也)
 苏氏轼曰一朝毕朝也朝以远近为疏数六年而遍
 五服毕朝也
周礼秋官大行人邦畿 方千里
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 …… (第 8b 页)
    事则相朝以證閒朝之义可谓发前人所未

    发
国语周语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注邦内谓天子畿内 千/里
之地商颂曰邦畿 (第 16a 页)
千)
(里
惟民所止王制曰 (第 16a 页)
千里
之内曰甸京邑在其中央故/夏书曰五百里甸服则古今同矣自商以前并畿内为)
(五服武王克殷周公致太平因禹所 (第 16a 页)
弼除畿内更制天/下为九服 千里
之内谓之王畿王畿之外曰侯服侯服)
(之外曰甸服今谋父諌穆王称先王之制犹以王畿为/甸服者甸古名世俗所习 (第 16a 页)
也故周襄王谓晋文公曰昔)
(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 方千里
以为甸服/是也周礼亦以蛮服为要服足以相况矣)邦外侯服(注/邦)
(外邦畿之外方五百里之地谓之侯服/侯 (第 16a 页)
 教以文德而犹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

 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
 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
 畿畿 方千里
有税有赋(师古曰税者田租也/赋谓发赋敛财也)税以足
 食赋以足兵
 何氏曰成周之制兵籍具于司徒行征则 …… (第 6a 页)
    六军盖对文则二千五百人为师万二千五
    百人为军散文则师军通称
孟子万乘之国(注万乘兵车万/乘谓天子也)
 汉书刑法志天子畿 方千里
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
 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故称万乘之主
 礼记坊记正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万乘诸 …… (第 7a 页)
    又案以上天子六军之制
礼记王制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
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

亿亩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蕙田案王制此段总论千里地方实数极明
    一里一井也十里一成也 (第 8a 页)
百里一同也千里
    一圻也明乎此可得军赋之大凡故录于此
 郑康成地官载师注凡王畿内 方千里
积百同九百
 万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
 三分去一馀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上中 …… (第 8a 页)
    发明极精

 陈氏礼书诗曰邦畿千里春秋传曰天子一圻周语
 曰规 方千里
以为甸服王制曰 (第 10b 页)
千里
之内曰甸则天
 子畿内面各五百里中为王城百里为郊二百里为
 邦甸三百里为邦削四百里为邦县五百里为邦都 …… (第 10b 页)
牧者之家所受田也曰以)
(廛里任国中而遂人职授民田夫一廛田百亩是廛里/不谓民之邑居在都城者与凡王畿内 方千里
积百同)
(九百万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馀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上中) …… (第 16a 页)
(同每同九万夫四九三十六故三十六万夫之地据畿/内 千里
山陵之等三分去一更据四同之内山陵之等)
(三分去一馀二十四万夫乡有万二千五百家六乡七/万五千家通不易 …… (第 17a 页)
    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
    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馀
    以禄士以为閒田后云天子之县内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馀方百
    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 …… (第 30a 页)
    陵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馀
    六十亿亩此举其大略者也载师注云凡王
    畿内 方千里
积百同九百万夫之地也有山
    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 …… (第 33b 页)
    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一封三

    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
    井天子畿 方千里
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
    四万井班氏之说与许叔重合玩此二说益
    见贾疏之精细(若据三分去一 (第 39a 页)
则方十里百/井之内应除去三十三井三)
    (夫 方千里
百万井之内应除去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井三夫今许氏班氏之说一)
    (成除三十六井一圻除三十六 …… (第 39a 页)
    方百里为同汉志小司马之法方一里为井
    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
    为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 方千里

    汉志与小司徒异而与匠人同也是以司马
    法有二法有甸方八里出长毂一乘之说与
     …… (第 55a 页)
    王制云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有山陵川
    泽沟涂城郭宫室三分去一其馀六十亿亩
    载师注云王畿 方千里
积百同九百万夫之
    地也三分去一馀亦六百万夫此其大略也 (第 55b 页)
    庸故閒田少畿内每须朌赐故閒田多也又

    案王制凡九州一节郑以为殷制但言元士
    不与不及閒田天子之田 方千里
一节郑亦
    以为殷制其注但言元士亦不及閒田似若
    殷时无此一项者或系偶不及之经无明文
  …… (第 4a 页)
    出于六乡六遂者乃田赋出兵之常法止以
    守卫王畿而备巡守田猎之事至于出师自
    当合调邦国都鄙之兵以足之况畿 方千里
    
出车万乘今三千之车亦只用其十之三耳 (第 61b 页)
 (出于国之郊者也天子万乘诸侯千乘此赋也出于/成国者也自军言之则方百里而具三军方七十里)
 (而具二军方五十里而具一军推而上之方二百里/而具六军自赋言之则 方千里
而具万乘二百一十)
 (里而具千乘通军与赋而言之则 (第 5b 页)
方千里
者为兵车/万九百乘推而下之方百里者为方五十里者四五)
 (十里具一军又五十里者为一遂合为兵车二百五 …… (第 5b 页)
 (内附庸山川土田皆在焉然皆非出军制赋之壤故/地方七百里而止于革车于乘则举封疆而言虽七)
 (百里犹可而况五百里四百里三百里二百里百里/乎故于天子言 千里
者兼军赋而言于诸侯言百里)
 (七十里五十里者独举军制而言也于天子言万乘/者以赋法通率也于诸侯言千乘 …… (第 6a 页)
    又案以上邦国乡遂之军
 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
 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
 十为畿畿 方千里
有税有赋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
 四井也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 …… (第 13a 页)
其赋千乘故曰适千乘)
(也马依周礼大司徒文诸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以下也包依王制云凡四海之内九州州 方千里
州建)
(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孟子云天子之制 (第 14b 页)
方千里公
侯皆) …… (第 14b 页)
  只七十五里方二百里径只五十里方百里
    径只二十五里自奇其说与王制合朱子辨
    之云本文 方千里
之地以封公则四公以封 …… (第 19b 页)
 矣夫何疑耶既容其兼并而又责其军制之僣是犹
 多与之财而责其奢多纵之酒而责之醉也
 何氏楷曰三代以前爵有五等天子之田 方千里公

 
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地小易制力弱易使
 也周公始斥大土宇广其封公侯五百里伯三百里
 子男百里然其 …… (第 52b 页)
    蕙田案此郑变军制
文献通考楚自若敖鼢冒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武王始

为军政作荆尸以伐随授师孑以立陈法(庄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
(以伐随案宣十二年随子论楚之兵曰荆尸而举杜预/曰荆楚也尸陈也楚武王始更此为陈法遂以为名孑)
(鎗属亦楚陈所利大抵陈中有利于长兵者有利于短/兵者弓矢利远是长兵孑是短兵盖楚参用孑为陈)
成王地 方千里
城濮之役(僖二十/八年)子玉请战王怒少与
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从之大抵皆非正军
制亦非古(杜预 (第 54b 页)
 生性元黄豗隤因而减耗宜然矣又不同中国之马
 服习成性食枯刍处华厩率以为常故多生息古者
 用赋之法六十四井出戎马四疋天子畿 方千里

 戎马四万疋兵车万乘此赋马之数也诸侯大者马
 四千疋车千乘故称千乘之国卿大夫大者马四百
 疋兵车 (第 3b 页)
 石林叶氏曰四代之礼预有于其中而特称王者以

 王制之也禄以诏功爵以诏德皆王者之事故制其
 等则自公至于下士爵之名也自天子之田 方千里
 
至庶人在官者禄之差也近天子而爵盛大故必以
 无私为德故称公远天子而障捍于外欲其有所屈
 故称侯伯侯伯 …… (第 18b 页)
 柄圣王所以辨仪等定名分立国维纲与天下共守
 而不相踰越者也夫自寰外诸侯五等之差而下及
 于五等诸侯之异皆爵以命有德者也自天子田
 里
之外而下及于三等侯国之地皆禄以命有功者
 也禄爵之经制一定使上下有纪内外相维而立国
 之大意见矣叔季 …… (第 19b 页)
 百室之邑禄地妄以子人而不复古制矣故周室班
 爵禄之制诸侯知为己不利而皆去其典籍盖先王
 班爵授禄之法已亡于孟氏之时矣天子自邦畿

 里
之外皆分土以为诸侯守而畿外有五等诸侯交
 错面内以尊天子盖自尧协和万邦之诸侯至舜辑
 五等诸侯之瑞而 …… (第 20a 页)
 得自辟除为少近古若诸侯之官制则终始皆失之

 矣
天子之田 方千里公
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
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郑氏曰天子之田象日月之大亦取晷 …… (第 24a 页)
 孔氏曰自此至附庸一节论天子畿内之田及畿外
 五等诸侯及畿内公卿受地多少之法案元命包云
 日圆望之广尺以应 千里
故郑注云象日月之大郑
 注司徒云凡日景于地 (第 25a 页)
千里
而差一寸是 (第 25a 页)
千里
同一
 寸也细而言之就 (第 25a 页)
千里
之内亦渐渐分数不同此云
 同一寸者大略言之非但象日月大小又取晷同故
 注云亦也下云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 …… (第 25a 页)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记曰地方
 七百里此所谓锡之也(礼书/)
 延平周氏曰政以农为本故王畿以田为主莫非王
 土而田止于 千里
者示其与诸侯共财也礼运曰天
 子有田以处其子孙即此所 (第 29b 页)
方千里
者也公侯百 …… (第 29b 页)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言实封之地而不及附庸
 之国者也
 马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天子则兼有之故天
 子之田 方千里
所以禄畿内之臣也 (第 30a 页)
千里
者以开方
 之法计之盖万里也夫天子之田必以 (第 30a 页)
千里
者所以
 示其本大而末细犹身之运臂臂之使指也盖不 (第 30a 页)

 里
不足以服天下之诸侯也降于天子则公侯而已
 故公侯田方百里以开方之法计之 (第 30a 页)
千里
(第 30a 页)


 里
则朝聘会遇之烦有所不给也至于伯则又有杀
 焉盖伯则其国小其爵卑而子男亦如之故伯七十
 里子男五十里七 …… (第 30a 页)
 等似合于文家爵五等之说然又云君一位卿一位
 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则文家又
 有六等矣又云天子地 方千里
诸侯百里伯七十里
 子男五十里则文家又有四等矣又云大国地方百
 里次国七十里小国五十里又书武成云分土 …… (第 34a 页)
 制也郑氏以国之大小故云尔

 永嘉徐氏曰天子邦畿 千里
之外肇域四海王畿之
 内定受田三百万夫之地畿内诸侯之禄取焉财赋
 自给不取办于诸侯盖不 (第 35b 页)
千里
无以统一天下而固
 其国本大末小之势也诸侯大者百里盖其纳天子
 之贡赋而又朝聘会遇之烦不百里则有所不 …… (第 35b 页)
 之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晋人尝责郑人之侵小(襄/二)
 (十五/年)子产对以今大国之地多数圻是一国方数
 里
矣晋女叔侯言晋之大盖八国姬姓皆灭而兼之
 (虞虢焦滑/霍杨韩魏)至于鲁济西汶阳之田其见侵于邻国屡
  …… (第 36a 页)
 (巩新城平阳/缑氏见通典)岂非本小末大外胜其内以至于亡欤
 至秦削去五等制为郡县外权既轻而亦随以亡汉
 封诸侯列城数十地 方千里
置吏赋敛任其自为而
 天子自三河仅十五郡而列侯公主颇邑其中末可
 谓大本可谓微矣而枚乘论吴之富实过于 …… (第 36b 页)
 自秦以降郡县天下中原世有戎狄之祸矣

 新安朱氏曰孟子言天子之制地 方千里公
侯皆方
 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
 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此以下班禄之制也不
 能 …… (第 40b 页)
 天子因大国以姓名通谓之附庸春秋邾仪父之类
 是也
 刘氏(孟冶/)曰君臣有尊卑之分制度有隆杀之殊故
 孟子亦曰天子之制地 方千里公
侯皆方百里伯七 (第 40b 页)
 十里子男五十里然天子之田必曰 方千里公
侯之
 田必曰方百里者盖不 (第 41a 页)
千里
不足以待诸侯不百里
 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也以此推之则伯子男既杀
 于公侯故有七十里五十里之制不惟此也 (第 41a 页)
 邑禄之多少视外诸侯之数而为之差等耳非直谓

 视其田数而食其田禄也傥一如外诸侯之制则
 千里
之畿处公侯伯子男之众则地有所不足矣曰
 元士者以天子之士异于诸侯之士也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 …… (第 7a 页)
 禄之多少而非以有采地无采地言之也所谓君十

 卿禄者与天子之田 方千里
者同
 长乐陈氏曰周官载师有官田则庶人之在官者有
 田矣春秋传曰惟卿备百邑国语曰大国之卿一旅
 之田 …… (第 19a 页)
 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
 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皆不言中下士以
 此知有时而缺也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 方千里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 …… (第 29a 页)
 也立小国百二十十二小卿也名山大泽不以封者
 与民同财不得障管亦赋税之而已此大界方三千
 里三三而九 方千里
者九也其一为县内馀八各立
 一州此殷制也周公制礼九州大界方七千里七七 (第 29b 页)
 四十九 方千里
者四十有九也其一为畿内馀四十
 八八州各有 (第 30a 页)
方千里
者六设法一州封地方五百里
 者不过四谓之大国又封方四百里者不过六又封
 方三百里者不过十一谓之次国又 …… (第 30a 页)
 不过二十五及馀方百里者谓之小国盈上四等之
 数并四十九一州二百一十国则馀方百里者百六
 十四也凡处地 方千里
者五方百里者五十九其馀
 方百里者四十一附庸地也 …… (第 30a 页)
 孔氏曰此一节论四海之内九州州别建国多少及
 附庸閒田之法案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
 谓之四海则此言四海之内谓夷狄之内也州别
 千里
一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
 里之国百有二十郑云十三公者天子县内三公之
 国方百里今畿外大 …… (第 30b 页)
 者以夏时万国则地馀三千里周又中国方七千里
 今大界三千非夏非周故知殷制也郑注云周九州
 大界方七千里案大行人邦畿 方千里
其外方五百
 里谓之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要服服五百里通 …… (第 31b 页)
 王畿四面相距为七千里大行人要服以外即云九
 州之外谓之蕃国是要服以内为中国也云设法一
 州封地方五百里不过四者谓假设为法非实封也
 故职方云 千里
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注云每事
 言则者设法也每州四公八州则三十二公周之上
 公则惟把宋耳故知非实封也 (第 32a 页)
一州有 千里
之方六
 则一 (第 32a 页)
千里
之方为方百里者百一个五百里之国
 为方百里者二十五四个二十五 (第 32a 页)
千里
之方一是 …… (第 32a 页)
 以一个四百里之国为方百里者一十六六个一十
 六为九十六是用百里之方九十六为六个四百里
 之国故云方四百里者不过六用 千里
之方一犹馀
 百里之方四也又封方三百里者不过十一者以一
 个三百里之国为方百里者九十一个九为九十九 (第 32b 页)
 是用百里之方九十九故云封方三百里者不过十
 一用 千里
之方一犹馀百里之方一又封方二百里 (第 32b 页)
 者不过二十五者以一个二百里之国为方百里者
 四二十五个二百里国用 千里
之方一故云封方二
 百里者不过二十五将此百里小国一百六十四添
 盈公侯伯子四等之数四十六则为一州二百 …… (第 33a 页)
 国此为盈上四等之数也四等既有四十六若添满
 二百一十必须百六十四故云方百里者百六十四
 也云凡处地 方千里
者五方百里者五十九者封公
 四是 (第 33a 页)
千里
之方一封侯六又 (第 33a 页)
千里
之方一封伯 (第 33a 页)
 十一又用 千里
之方一封子二十五又用 (第 33b 页)
千里
之方
 一封男百又用 (第 33b 页)
千里
之方一是处地 (第 33b 页)
方千里
者五男
 国更须六十四则应须百里之方六十四但 (第 33b 页)
千里

 方六封侯之外犹馀百里之方四千里之方封伯十
 一之外犹馀百里之方一是五个 (第 33b 页)
千里
之方内总馀
 百里之方五得为五个男国则五 (第 33b 页)
千里
之方外更
 得五十九个百里之方是满六十四也云其馀方百
 里者四十一附庸地者以百里之方百去其五十九 …… (第 33b 页)
 长乐刘氏曰郑氏谓此经为殷制是也谓殷之天下
 大界方三千里非也谓周公摄政致太平斥大九州
 大界方七千里是也盖不知此经州 方千里
封三等
 之国二百一十国殷之法耳不必其地止于 (第 35a 页)
千里

 夏书禹贡曰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
 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
 南暨声 …… (第 35a 页)
 五千里矣是其大界以四海为邻也殷颂曰古帝命

 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又曰邦畿
 里
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格来格祈祈景员
 维河殷受命咸宜又曰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则
 汤之有天下亦以 …… (第 35b 页)
 但殷虽未亡而土田已削者诸侯尽朝于周也故文
 王之为西伯三分天下有其二矣而此经曰凡四海
 之内九州州 方千里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
 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
 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间田者 …… (第 36a 页)
 里者四十其馀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以为附

 庸间田然则 千里
之内又当三分去一以为名山大
 泽五沟五涂大川之所占不在此数则知此经乃殷
 人立九州之大法也不必其地止 …… (第 36b 页)
 皆以其德作民父母为天下王莫不以四海为其大

 界也故此经曰自恒山至于南河 千里
而近自南河
 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
 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 …… (第 37b 页)
 长乐陈氏曰夏之五服甸侯绥要荒而甸即王畿之

 地也国语曰邦内甸服又曰先王规 方千里
以为甸
 服王制曰 (第 38a 页)
千里
之内曰甸自甸至绥凡三服服五百
 里面千五百里则为方三千里矣周之六服侯甸男
 采卫要而侯即王畿外之地也 (第 38a 页)
自侯至卫凡五服服
 五百里则方二千五百里矣方二千五百里与王畿
  千里
则为三千五百里矣王制曰西不尽流沙南不
 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
 补短方三千里而禹 …… (第 38a 页)
 暨声教讫于四海则为方三千里可知矣书曰弼成
 五服至于五千盖兼要荒言之也周公斥大中国不
 过五百里而已盖自三千里而开方之三三而九为
  方千里
者九自三千五百里而开方之五五二十五
 又有方百里者二十五九州之大界不过如此而郑
 康成以为周之地方七 (第 38b 页)
千里七七四十九为 方千里
 
者四十九其一为畿内馀四十八八州州二百一十
 国馀方百里者四十一附庸地也然则职方氏之法 …… (第 38b 页)
 马氏曰自唐至周虽其治乱之不同而其土地之广

 狭断长补短其大界皆方三千里而未之或易也三
 三为九则是为 方千里
者九也其一为天子之县内
 馀八各立一州而州 (第 40b 页)
方千里
也州建百里之国三十
 公侯之国也七十里之国六十伯之国也五十里之
 国百有二十子男之国也百里之国三十为 …… (第 40b 页)
 閒田名山大泽不以封者其利入于天子而诸侯有
 所不与焉间田者诸侯之有功则取于閒田以禄之
 其有削地者则归之閒田郑氏以为州 方千里
州二
 百一十国谓之殷制则其说非是也又以为周公斥 (第 41a 页)
 大九州之界七七四十九而 方千里
者四十有九其
 一为畿内而馀四十八各立一州州 (第 41b 页)
方千里
者则其
 说不经而君子亦勿稽之而已
 山阴陆氏曰畿内方百里之国三十十三公也七十
 里之国六十十六卿也 …… (第 41b 页)
 有三三上二十一国也

 李氏曰 千里
则得方百里者百百里则得方十里者
 百七十里则得方十里者四十九五十里则得方十
 里者二十五伯之田倍子男 (第 42a 页)
公侯之田倍伯天子之
 田十倍诸侯非如是不足以为维持之固也
 石林叶氏曰郑氏以殷之大界方三千里而以开方
 计之则 方千里
者九其一为县内馀八各立一州合
 内外而总为千七百七十三国周公复唐虞之地分
 五服为九其要服之内方七千 …… (第 42a 页)
 国之地而谓四夷所侵者果何地也周公虽斥大九
 州之界而地加于禹贡者才五百里今职方氏分几
 州之邦国则 方千里
为王畿而自侯甸男至于采卫
 皆方五百里是五服之地方二千五百里合王畿而 …… (第 42b 页)
 万国者槩其成数未必实有之也汤既能以三千里
 而建千七百七十三国则唐虞夏周之时中国亦方
 三千里焉知尧舜不能建也今周官职方氏邦国
 里
封公则四侯则六伯则七子二十有五男百康成 (第 43b 页)
 以开方约之为 千里
者九其一为畿内馀八州各 (第 44a 页)

 千里
自公之封而下至于诸男添盈四等之数亦为
 一州二百一十国是周之制一与王制合焉知周公
 之时九州亦建千七 …… (第 44a 页)
 禹治水之后别为九州殷因于夏无所变改周分冀
 为幽并合徐梁为雍青而其实则禹之制也是此经
 大槩言九州之制非必殷制矣州 方千里
建二百一
 十国百里者三十国七十里者六十国五十里者百
 有二十国郑氏取其国之数以足其州之封域则宜
  (第 46a 页)
其不合矣盖此特言其大要尔建州之法必以 千里
 
(第 46a 页)
千里
者不可以为州而封疆之广不止 (第 46a 页)
千里
 
也建国之法州必二百一十国国必三等而其地之 …… (第 46a 页)
 哂哉公羊说殷三千诸侯周千八百诸侯孝经说亦
 云周千八百诸侯此或据古志而云汉博士求其说
 而不获遂为之说曰四海之内九州州 方千里
州建
 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 (第 47a 页)
 无职佐公论道耳虽其致仕犹可即而谋焉朌读为
 班
 孔氏曰此经明天子县内之国数多少及禄士之法
 周礼职 方氏千里
曰王畿案殷之与周称畿唐虞称 …… (第 1b 页)
 之臣其禄少公卿大夫及子弟其禄多也郑氏谓三
 等采邑皆有致仕之田与公卿大夫子弟地相埒恐
 先王之法不然
 马氏曰诗云邦畿 千里
惟民所止天子之畿内不 (第 5a 页)

 里
则不足以待诸侯盖本大而末小然后可是犹身
 之运臂臂之使指此强干弱枝之意也天子之县内
  (第 5a 页)
千里
而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之国九此公之国 …… (第 5a 页)
 此其大凡也其地有馀有不足盖有通法存焉虽卿

 或在畺地虽大夫或在县地取足于封而已
 庐陵胡氏曰案诗玄鸟篇云邦畿 千里
周官职方云 (第 6b 页)
千里
曰王畿殷周皆称畿不言县故郑以为夏制案
 月令云百县岂亦夏制乎要之畿县皆通称王制大
 概通论三代地制尔 …… (第 6b 页)
 化渐大故中国更广而有万国也言要服之内地方
 七千里者案尚书咎繇谟注禹弼成五服去王城五
 百里曰甸服其弼当侯服去王城 千里
其外五百里
 为侯服当甸服去王城一千五百里其弼当男服去
 王城二千里又其外五百里为绥服当采服去王城 …… (第 12b 页)
 千七百七十三国与禹万国数复异又虞夏及周皆
 曰牧此经称伯故知大略皆据殷而言也言周公复
 唐虞旧域谓治水之后旧域也案周礼职方云 方千
 里
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曰甸服又
 其外曰男服又其外曰采服又其外曰卫服又其外
 曰蛮服又其外曰 …… (第 13a 页)
 三千里故云关盛衰之中三七之间也
 李氏曰禹自平水土之后天下方五千里自王城之
 外五百里甸服即所谓邦畿 千里
也五百里侯服五
 百里绥服此禹九州之地方三千里也外五百里要
 服五百里荒服此天下方五千里也故云弼成五 …… (第 14a 页)
 千五百里矣而九服之地亦不过于五千里盖禹贡

 言其面周官言其方于面为五百里则于方为 千里
 
故禹贡所谓五百里甸服者即周 (第 14b 页)
千里
之王畿也此
 以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未必皆实数也故春秋之
 世见于经者九十馀国而吴楚与焉疑其无如是之 …… (第 14b 页)
 延平周氏曰于县内既言五十里之国而反谓元士

 不与者盖五十里之国皆斥王子弟而言也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 千里
之内以为御
 郑氏曰谓此地之田税所给也官谓其文书财用也
 御谓衣食
 孔氏曰此一节论畿内 (第 17a 页)
千里
之地田税所共给之事
 百里之内谓去王城百里四面相距则五百里 (第 17a 页)
千里
 
之内谓四面相距 (第 17a 页)
千里
去王城四面五百里二者
 相互云田税所给恐是周礼口率出泉然周礼大府 …… (第 17a 页)
 三物拔其贤能以共王官用起政教以倡天下者也

  千里
之内不取以为己利也专以养天下之大贤大
 能用为王之公卿上大夫以典其六卿之治所以御
 八州诸侯以为治者 (第 18a 页)

 严陵方氏曰以百里所出之少资百官之所共疑若
 不足然卑者所称不为不足以 千里
所出之多为一
 人之御疑若有馀然尊者所称不为有馀且以其近
 者与人则欲其易给而无劳以其远者奉己则欲其 …… (第 18a 页)
 难致而有节百里之内非不以为御也要之以共官

 为主尔 千里
之内非不以共官也要之以为御为主
 尔御者以卑御尊之称尊莫尊于天子也故凡天子
 所用之物皆谓之御焉亦见 (第 18b 页)
曲礼琴瑟不御解
 马氏曰官者官爵之所用而其用轻故取百里以近
 地之所出者给之御者天子之所用而其用重故取
  千里
以远地之所出者给之百里之内去王城五十
 里而四面相距则百里也 (第 18b 页)
千里
之内去王城五百里
 而四面相距 (第 18b 页)
千里
也孔颖达以为百里去王城百 (第 18b 页)
 里相距为二百里 千里
之内去王城五百里相距为
  (第 19a 页)
千里
其说自相戾也
 山阴陆氏曰官官府所用御御府所用御府天子所
 御者也百里之内以共官若禹贡百里赋纳总 (第 19a 页)
千里
 
之内以为御若禹贡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孔氏谓所
 纳精者少粗者多
 石林叶氏曰官者天子宗庙社稷宾客燕享有司 …… (第 19a 页)
 供也御者乘舆服膳匪颁赐予王所用也君子廉于

 奉己严于事神人故有司所供主在百里之内王所
 用主在 千里
之内犹之家造以祭器为先牺赋为次
 养器为后皆以奉己为非急也
 长乐陈氏曰周官大府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 …… (第 19b 页)
 以远物待乎近以近物待乎远岂以近者供官远者
 为御乎又大宰之制国用必合王府之财为之调度
 乃可岂官府之所供止于百里膳服之御必 千里

 刘氏(孟冶/)曰天子之官有六大五官六府之众又有
 府史胥徒之属百里之内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不可
  …… (第 20a 页)
 八则均节邦之财用司书以八法八则周知出入百

 物又有宰夫职内之所稽职岁职币之所考若有常
 限也百里之内何其薄 千里
之内何其厚邪盖君尊
 如天不厚其奉何以见天子之尊臣卑如地不薄其
 利何以表臣下之卑一尊一卑一厚一薄盖 …… (第 20b 页)
 调乃可也已 千里
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
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
伯八州八伯五十六 …… (第 21a 页)
 公周礼曰九命作伯春秋传曰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孔氏曰此一节论 千里
之外设方伯及连帅卒正兼
 二伯之事属是系属连是连接卒是卒伍州是聚居
 故郑总云聚也伯帅正俱是长但异其 …… (第 21b 页)
 典于邦国建其牧立其监是畿外邦国有牧畿内不
 置故有八伯也注引周礼大宗伯职文春秋传隐五
 年公羊传文
 临川王氏曰 千里
之外设方伯方伯连帅固宜有之
 五国十国三十国亦宜或然也但州必二百一十国
 恐不必然也
 长乐陈氏曰古 …… (第 22a 页)
 马氏曰天子之畿外则有公侯伯子男之异畿内则

 有公卿大夫之别其内外已备而 千里
之外则又设
 方伯属长连帅卒正州伯至于伯则已极矣而属于
 天子之老盖先王之盛时上下有以相维然后可以 …… (第 26b 页)
 内之公卿则尽赞襄之力济济而相逊外之诸侯则
 尽藩捍之力皇皇而不怠皆上下相绳之法井井有
 序如此方伯即州伯也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
 者即 千里
之方伯是也属取其有统属之义连取其
 相联比之义卒取其能率众之义此计八州伯正帅
 长之数言之属于天子之 …… (第 35a 页)
 故以老称之虽然属长连帅卒正属之八伯八伯又
 属之二伯要之二伯以岁之成质于天子虽所以总
 天下之大权亦非二伯所敢专也 千里
之内曰甸 (第 35b 页)
千里
之外曰采曰流
 郑氏曰甸谓服治田出榖税曰采九州之内地取其
 美物以当榖税也曰流谓九州之外也夷狄流移或 …… (第 35b 页)
 物并九州之外或贡或不之事案禹贡五百里曰甸
 服下又云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及秸粟米之等
 是甸为治田也 千里
之外谓规 (第 36a 页)
方千里
之外若于王
 城五百里之外以殷制言之中国方三千里耳采取
 美物故言曰采周则王畿之外面别三千里采取美 …… (第 36a 页)
 千五百里之外五千里之内为流也

 延平周氏曰 千里
之内曰甸即五百里甸服也 (第 36b 页)
千里
 
言其方五百里言其面于侯服言采则见荒服之有
 蛮也于荒服言流则见侯服之有诸侯也
 长乐陈氏曰甸则禹贡所 …… (第 36b 页)
 举其内者则凡服之在内者可知荒服远故举其外

 者则凡服之在外者可知周官大司马 千里
曰国畿
 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以至甸男采卫蛮夷镇蕃为
 九服其大槩或与禹贡同唯蕃畿则在禹贡之外矣
 尚 (第 37a 页)
书之于六服或言侯甸而不及采男卫或言侯甸
 男卫而不及采与此言甸采流同
 清江刘氏曰此据绥服居中而言内 千里
(第 37a 页)
千里

 五服可知采亦当作蔡声误也
 马氏曰流者言其或贡或不流移之无常也天子治 …… (第 37a 页)
 内以见外四海举外以包内
 虙氏曰此正夏法也夏之五服而甸服则在王畿之
 内周之九服而甸服则在王畿之外此言 千里
之内
 曰甸 (第 38a 页)
千里
之外曰流知其非周也然王制言甸采流
 而不言其馀者亦从閒之辞他无义理
 刘氏(孟冶/)曰规 (第 38a 页)
方千里
之外谓之甸服去王城面五
 百里故曰 (第 38a 页)
千里
之内甸服五百里之外有侯服侯服
 内之百里谓之采服侯服五百里外有绥服绥服五 (第 38a 页)
 百里外有要服要服五百里外有荒服荒服之内有
 流王制自 千里
之甸直言及于二千里之流盖言其
 自近及远皆天子化域之内无有不被其声教者尔
 眉山孙氏曰禹制天下为五服 …… (第 38b 页)
 之制凡五百里而为一服禹制与周制同也予谓禹
 之侯绥二服在周为侯甸男三服禹之要荒二服在
 周为采卫蛮三服岂古之地相距 千里
者在后世而
 相距千五百里邪何不相侔若是也应之曰里以步
 计而步有不等也王制云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 …… (第 40a 页)
 或言周尺八寸则步更为八八六十四寸以此计之
 古者百里当今百三十五里以王制及郑氏之言推
 之古之地相距 千里
者在后世当相距千三百五十
 里然则禹之甸服规 (第 40b 页)
方千里
者王城在其中是四方
 各五百里也禹之五百里较周之五百里则羡百七
 十五里此甸服一方之所羡百七十有五合 …… (第 40b 页)
 谓甸服侯服因于夏礼也所谓宾服则周五服在其
 中也所谓要荒以四夷去中国远近为序也非殷五
 服谋父何以得是五者之名乎邦内甸服而诗云邦
 畿 千里
维民所止荒服者王而诗云自彼氐羌莫敢 …… (第 41b 页)
 公谋父周公之裔也举先王之制以谏其君宜若用
 周礼乃以王畿为甸服何也韦昭曰甸古名世俗所
 习也故周襄王谓晋文公曰昔我先王之制有天下
 规 方千里
以为甸服是也韦氏之说善矣而甸服实
 始于禹其由禹功万世永赖故欤商颂曰天命多辟 (第 42a 页)
 器为后同义以食言则曰养以居言则曰燕其实一
 也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
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 方千
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 (第 8b 页)
 故云亿今十万尹文子云百姓千品万官亿丑皆以
 数相十此谓小亿也此郑氏所用毛诗传云数万至
 万曰亿是大亿非郑义也更计 千里
之方为方百里
 者百一个百里之方既为九十亿亩则十个百里之
 方为九百亿亩百个百里之方为九千亿亩今乃云 …… (第 9b 页)
 亿井矣故为田九万亿亩
 李氏曰愚考之自此后汉儒注王制之文也卢植以
 王制为汉文帝博士所撰盖疑是欤此即注天子之
 田 千里
之文也亿千万也 (第 10b 页)
自恒山至于南河 千里
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
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
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 …… (第 11a 页)
 州域西河至流沙雍州域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
 一万亿亩九州之大计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四海之内地远近里数也为田八
 十万亿一万亿亩者以一州 方千里
九州方三千里
 三三如九为 (第 11b 页)
方千里
者有九一个 (第 11b 页)
千里
有九万亿亩
 九 (第 11b 页)
千里
九九八十一故有八十一万亿亩但记文
 详具于八十整数之下云万亿是八十个万亿又云
 一万亿言是详也以前文 (第 11b 页)
误为万亿此则因前文之

 误更以万亿言之
 皇氏曰 千里
而近者谓以 (第 12a 页)
千里
言之其地稍近言不
 满 (第 12a 页)
千里
(第 12a 页)
千里
而遥者谓以 (第 12a 页)
千里
言之其地稍远言
 不啻 (第 12a 页)
千里

 长乐陈氏曰不足乎 (第 12a 页)
千里
谓之 (第 12a 页)
千里
而近过乎 (第 12a 页)
千里
 
谓之 (第 12a 页)
千里
而遥至则非尽其地故西不尽流沙南不
 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禹贡东渐于海西
 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 …… (第 12a 页)
 文也此注制农田百亩文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馀方
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
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馀 (第 19a 页)
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
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馀方百
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
庸閒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閒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
归之閒田
 孔氏曰此一经论畿外九州建国之法九州州别

 千里
(第 19a 页)
千里
之方以开方计之为方百里者凡有一
 百故云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者前文
 云立大国三十故此云封方 …… (第 19b 页)
 之閒田即巡守之礼言不敬者君削以地是也
 李氏曰此乃注名山大泽附庸閒田之文也
 永嘉徐氏曰开方通算畿内外万里展计十万里之
 法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乃万里之地封方百里 …… (第 20b 页)
 州二百一十国之数
 延平周氏曰所谓封方百里者三十国之类非实有
 此国也特计其地之广狭所能容者也周官职方谓
 凡邦国 千里
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
 六侯方三百里则十一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
 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盖 …… (第 22a 页)
 然亦在其所封域之内也附庸所以畜小国閒田所
 以待有功之诸侯周官之法若县师所谓野者皆閒
 田也
天子之县内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
其馀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
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馀方 (第 22b 页)
百里者八十方十

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
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馀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
九十六
 孔氏曰天子县内地 方千里
为方百里者百既用九
 个拟封百里之国故其馀方百里者九十一也又封
 方七十里者二十一者凡百里之方十为七 …… (第 23a 页)
 用十里之方七十五是用地方百里者一十五方十

 里者七十五是其馀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
 十六然畿外 千里
封国之外所馀地少其畿内 (第 24a 页)
千里
 
所馀地多者以畿外之土本拟封建诸侯故国数多
 馀地少畿内本供天子又有郊关乡遂准拟公卿王
 子弟采邑故建 …… (第 24a 页)
 李氏曰此乃注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
 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七十三国
 之文也
 永嘉徐氏曰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乃万里之地
 封方百里者九乃公之国计九百里其馀方百里者
 九十一此指实数算之计九千一百 …… (第 24b 页)
 之计六千四百里方十里者九十六此就十分中止
 算其一计九千六里统计百里七十里之国共成万
 里之数开方则成十万之地此指天子之县内 方千
 里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
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
八百八十人次 (第 25b 页)
 郑氏曰言今不然春秋昭元年秦伯之弟针出奔晋

 刺其有千乘之国不能容其母弟
 孔氏曰王制云天子之田 方千里
其子孙有功德者
 封为诸侯无功德者直食邑于畿内也诸侯子孙封
 为卿大夫若有功德者亦有采地故左氏曰官有 …… (第 34a 页)
 可无尊卑隆杀之别也天子不曰天下而曰田所以

 明其止于 千里
以与天下共之也诸侯不曰田而曰
 国所以明其专于百里而非与天下共之也大夫食
 其所有事者故其地命之曰采 …… (第 35a 页)
 世及以为礼夫公固贤于家也与贤固大于相及也
 而事变之推移则定制之攸设圣人所以立与子不
 易之论以为天下常行之法以锁天下相攘之心故
  方千里
者天子之田也而为天子子孙之定守方百
 里或七十里或五十里者诸侯之国也而为诸侯子
 孙之定守或倍上士或 …… (第 36a 页)
 国五曰君与臣同国此皆诸侯卿大夫失礼也礼之
 失起于制度之坏故此明言先王制度大小有等尊
 卑有辨天子地 方千里
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不得
 僣也诸侯地方百里有国以处其子孙卿大夫不得
 僣也卿大夫各有食邑以处其子孙家 (第 37a 页)
 子曰周公封于鲁太公封于齐为方百里安得有七

 百里之地而封之天子之畿 方千里
其地百同鲁之
 地若方七百里凡四十九同盖半天子之国矣且周
 公身为三公又为东伯是谓上公周公既没伯禽乃 …… (第 13a 页)
 是鲁侯列侯之国方七百里非特成王不以封鲁伯
 禽亦不敢受也鲁颂所谓公车千乘公徒三万其辞
 不无溢美天子地 方千里
谓之万乘若鲁地方七百
 里半天子之畿何止有车千乘耶
 伊川程氏曰成王之赐伯禽之受俱非也以愚观之 (第 13a 页)
 于是乎藉田而取之敬之至也

 严陵方氏曰藉即藉田也月令所谓躬耕帝藉是矣
 天子之田 方千里
故为藉千亩诸侯之田方百里故
 为藉百亩亦各以其称而已见王制解耕必服冕则
 所以敬其事也躬耒则所以躬耕 …… (第 26a 页)
 其诚信不敢弗尽所以致其厚之道也有天下有一
 国可以取安佚可以役民力而必躬秉耒者以为祭
 不自致非所以事神明以此率民而民孝敬矣王畿
  千里
而藉亦千亩封疆百里而为藉亦百亩首服莫
 尊于冕而冕以躬耕贵而自致莫勤于用力而躬秉
 耒凡此皆自尽之道 (第 26b 页)
  徐氏师曾曰首句乃一篇之纲领故特揭之 叶
 氏梦得曰禄以诏功爵以诏德皆王者之事故制其
 等则自公至于下士爵之名也自天子之田 方千里

 
至庶人在官者禄之差也公近天子而爵盛大故必
 以无私为德侯伯远天子而障捍于外欲其有所屈
 故称侯伯侯伯 …… (第 7a 页)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故传曰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

 与孔疏训卿为归向迥异且卿之文从节与乡之文
 从邑者亦迥别叶训知节得之
天子之田 方千里公
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
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正义郑氏康成曰 (第 11a 页)
方千里
畿内之地以禄公卿大夫元
 士者也不合不朝会也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国事
 附于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 熊氏安 …… (第 11a 页)
 不倍者不异其土故转相半别优劣也 成氏伯玙
 曰德高者倍其爵功高者倍其土人臣有大勋天子
 报以土地开国承家也 彭氏丝曰 方千里
者横 (第 11b 页)

 里
(第 11b 页)
千里
共一百万里也(案一百万里者谓/方一里者百万也)
 案凡言方非正方也以开方法计之有此数耳如臣
 瓒谓周 (第 11b 页)
西都方八百里每方为百里者八八八六百

 四十里东都方六百里每方为百里者六六六三百
 六十里合之则 方千里
也其馀侯国亦大约因山川
 之形𫝑大国方百里所谓一同也方七十里有方百
 里之半方五十里有方七十里之半 …… (第 12a 页)
 以为朝贡之节分田则计田亩多寡以为赋禄之制
 此所以为均平也
 案虞书言弼成五服至于五千每服一面五百里合
 两面 千里
通五服方五千里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约五百里王制州方千里则纵广方三千里周礼九 (第 14a 页)
 服每服一面二百五十里合两面五百里通九服四
 千五百里合王畿 千里
为方五千五百里则纵广方
 七千里郑因谓唐虞时中国方五千里以合虞书夏
 衰四夷内侵故疆域最狭止方三千里 (第 14b 页)
以合王制周
 公斥大疆域中国地至方七千里以合周礼职方附
 会可谓密矣至谓殷时 方千里
者九周时 (第 14b 页)
方千里

 四十九其地五倍于殷而又有半周初因殷之旧故
 公侯犹方百里周公增公之封五五二十五个方百 …… (第 14b 页)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商颂言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

 绩孟子周人亦言 方千里
者九齐集有其一言周室
 班爵禄而曰天子之制地 (第 16a 页)
方千里公
侯皆方百里又
 言周公之封于鲁太公之封于齐皆方百里也王制
 所云悉本孟子断为周法无疑又唐虞与夏皆都冀 …… (第 16a 页)
 地王制止于可食之地则谓之田

 案孟子言天子之制地 方千里
大国地方百里是地
 与田一也故以五百里兼山林川泽附庸百里为可
 食之地则可以称地与称田异义则不可
天 …… (第 19a 页)
 从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 方千里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
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
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閒田八州州 (第 34a 页)
二百一十
(閒音/闲)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大界方三千里三三而九 方千
 里
者九也其一为畿内馀八各立一州大国三十十
 三公也次国六十十六卿也小国百二十十十二小
 卿也(孔疏定本 …… (第 34a 页)
 达曰此论四海之内九州州别建国多少及附庸閒
 田之法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此四海之内谓夷狄之内也一个 千里
之方为方百
 里者百一州惟馀方百里者十得备二十一国附庸
 者郑注大司徒云凡诸侯为牧正帅长及有德者乃 …… (第 34b 页)
 泽若以封则诸侯为主民不得取其财物矣故不以

 封则诸侯不得障塞管领禁民取物但随其所取赋
 税之而已 李氏觏曰 方千里
则得方百里者百方
 百里则得方十里者百方七十里则得方十里者四
 十九方五十里则得方十里者二十五伯之田 (第 35a 页)
 (生多士传文国城居中四面各半如百里之国则面/有五十里以十分之四为郊面五十里则郊二十里)
 (若周则司马法云百里郊天子 方千里
以百里为郊/则诸侯之郊皆计竟大小故郑注聘礼云远郊上公)
 (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近郊各半之也) (第 45a 页)
 则先诸己故凶年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
 祭事不县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
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 方千
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亿于/力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一里方三百步亿今十万万亿今
 万万也 孔氏 …… (第 28a 页)
 方为田九十万亩一百个十里之方为田九百万亩
 今云九十亿亩是一亿有十万十亿有百万九十亿
 为九百万亩也 陈氏浩曰 方千里
则一百个百里
 之方以亿言之当云九千亿亩以万言之当云九万
 万亩经文误也 …… (第 28b 页)
 存异皇氏侃曰亿数不定或以十万为亿或以万万
 为亿或以一万为亿此云万亿者祗是万万也六国
 时或将万为亿故云万亿 李氏曰此即注天子之
 田 千里
之文
 案此以下皆申释前文古经后有记皆如此李氏谓
 此汉儒注王制之文非也此一节由一里推之而总
 计一 …… (第 29a 页)
 十里则九千亩纵十里广十里则九万亩纵十里广

 百里则九十万亩纵百里广百里则九百万亩此大
 国之数纵百里广 千里
则九千万亩纵 (第 29b 页)
千里
广 (第 29b 页)
千里
 
则九万万亩此一州之数朱子谓是汉儒硬做这算
 法是也若论其实田可井则井之不可井则截长补
 短有百亩之地 …… (第 29b 页)
 之方田法东与西并而折半南与北并而折半则不

 方者皆方矣若谓古之井无不方者则方田一数又
 安用哉
自恒山至于南河 千里
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
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
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 …… (第 30a 页)
 而遥者谓以千里言之其地稍远不啻千里也 孔
 氏颖达曰此论四海之内地远近里数也为田八十
 万亿一万亿亩者以一州 方千里
九州方三千里三 (第 30b 页)
 三如九为 方千里
者有九一个 (第 31a 页)
千里
有九万亿亩九
 个 (第 31a 页)
千里
九九八十一故有八十一万亿亩但记文详
 具于八十整数之下云万亿是八十个万亿又云一
 万亿言是详也以前文 …… (第 31a 页)
 案细究此经非计四方道里远近盖作王制者因九
 服五服之法欲割九州之境规方处中以为都畿也
 古者天子邦畿 千里
而实不止一州故自恒山至南
 河则割冀州之南以为王都之北境自南河至于江
 则割豫州以为南境东河至于东海 …… (第 32a 页)
 之规模大定则计其里数恒山至南河南河至江南

 境皆 千里
东河至西河东境亦 (第 32b 页)
千里
自冀豫徐东南
 北合而规之则王畿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矣而
 其外则为远服故皆 (第 32b 页)
千里
而遥要亦概言之或不至
  (第 32b 页)
千里
或过 (第 32b 页)
千里
不必拘于必 (第 32b 页)
千里
也如孔疏所云则
 四海之内断长补短何至三千里海内之地 (第 32b 页)
方千里
 
者九便是九千里孟子固言之矣下是规定王畿而
 因计畿内之地应得田多少之数作王制者有意复
 井田封建故此 …… (第 32b 页)
 受大陆此薮泽之名异也故曰泽薮之可辨者此也
 案此由一州推之而总计九州田亩之数其分言远
 近以见前所谓九州皆 方千里
特举其概非果截然
 正方而建国之数田亩之数特例推之而非果皆如
 一也明乎此则固不以文□辞矣
方百里者 …… (第 36b 页)
 数也并有奇零今既以原注寸法计之复以尺计之
 本法及用分数计之捷法参之皆无不合若三法有
 一不合即不确矣今惟录原注寸法后二法详算术
 不赘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馀方
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
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馀 (第 45b 页)
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

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馀方百
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
庸閒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閒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
归之閒田(闻音/闲)
 正义孔氏颖达曰此论畿外八州建国之法凡 千里
 
之方以开方计之为方百里者凡有一百封方百里
 者三十国谓公也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谓侯国也
 又封方五十里 …… (第 46a 页)
 之礼言不敬者君削以地是也 周氏谞曰所谓封
 国之数非实有此国特计其地之广狭所能容者也
 周官职方谓凡邦国 千里
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
 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十一伯方二百里则
 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盖 …… (第 46b 页)
 十里方五十里皆绝长补短以开方法计之固未必
 方亦未必整整七七四十九个方十里五五二十五
 个方十里也
天子之县内 方千里
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
其馀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
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馀方 (第 47b 页)